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四》
《宫词·其四》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日南天北拱长安,一统车书际会难。

驯象火鸡新入贡,宫监传写画图看。

(0)
鉴赏

这首《宫词(其四)》描绘了明代宫廷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日南天北拱长安”,开篇以“日南”与“天北”对举,形象地描绘了长安作为帝国中心的地理优势,象征着四方归心,万国来朝的盛况。“拱”字则生动地表现了各地臣民对长安的拥戴和敬仰,体现了大一统的国家理念。

“一统车书际会难”,进一步强调了长安作为文化交汇点的地位。这里的“车书”泛指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文字,通过“一统”二字,表达了在长安这个都城,各种文化得以和谐共存,相互交流,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统一,更是文化上的融合,体现了明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驯象火鸡新入贡”,这一句描绘了宫廷中接纳外来珍稀物种的场景。大象和火鸡作为异域之物,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不仅丰富了宫廷的生活,也象征着国家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开放。驯养这些动物的过程,既展示了皇家的威严,也体现了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接纳。

“宫监传写画图看”,最后两句描绘了宫廷内部的日常活动。宫监们将这些珍贵的景象记录下来,绘制为图画,供人观赏。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体现,也是对国家强盛、文化多元的自豪展示。通过图画的形式,这些场景得以流传后世,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的繁华景象,以及国家的强盛、文化的多元和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樊港道中

泽国霜清农事稀,菰芦深处水禽飞。

几家田舍溪头住,寒柳毵毵静掩扉。

(0)

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二

乱后修文县,苍凉百感增。

儒冠变酋帅,官吏傍残僧。

人面瘦似鹄,鬼磷多无镫。

山城矧已堕,狼虎昼凭陵。

(0)

宿滑县和壁上韵

三九严寒苦忆家,轮蹄已瘁客程赊。

荒村遍是三毛饭,淡水艰于七品茶。

漫说燕台搜骏骨,剧思乡树著梅花。

白云深处频回首,亲舍迢遥霅水涯。

(0)

初抵延长·其三

固谓穷边苦,闻言更惨凄。

此官非令长,与尔课耕犁。

谁使牛羊径,鞠为豺虎蹊。

弓刀抛未得,节使尚征西。

(0)

漫兴·其五

判牍排衙亦偶然,苦吟声里突无烟。

蛮州官况高寒甚,入定禅僧辟谷仙。

(0)

靖江城楼

皂雕风卷戍楼烟,官鼓催人又一年。

如此头颅明镜里,向谁肝胆宝刀前。

江山灵气归屠狗,乡国愁心付杜鹃。

有约钧天同日听,海东回首正茫然。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