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峰边明月秋,玉关长照古时愁。
男儿腰下须龟组,切莫加封定远侯。
苜蓿峰边明月秋,玉关长照古时愁。
男儿腰下须龟组,切莫加封定远侯。
这首诗《闺思(其一)》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景象与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首句“苜蓿峰边明月秋”以“苜蓿峰”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明月秋”三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孤寂,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玉关长照古时愁”,“玉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常被用来象征边疆的遥远与险恶。这一句将“玉关”与“古时愁”相连,不仅指出了历史的厚重与边关的艰辛,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中无数离别与思念的感慨。这里的“愁”字,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对历史沧桑和边疆战士们无尽辛劳的共鸣。
后两句“男儿腰下须龟组,切莫加封定远侯”,诗人在此提出了对边疆将士的期待与告诫。其中,“龟组”是古代官员的一种佩饰,象征权力与地位。“定远侯”则是汉代名将班超的封号,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决心,维护了边疆的安宁。这两句诗鼓励男儿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不应仅仅追求高位厚禄,而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守护边疆、维护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与对国家安定的深切期盼,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价值与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