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友过南涧,槎桥类断虹。
鸟啼青嶂外,麋卧绿阴中。
僧笠迎秋雨,樵歌落晚风。
谢公双屐健,独入杏林东。
携友过南涧,槎桥类断虹。
鸟啼青嶂外,麋卧绿阴中。
僧笠迎秋雨,樵歌落晚风。
谢公双屐健,独入杏林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间行旅图景。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南涧,沿途所见皆是自然之美。"槎桥类断虹"一句,巧妙地将木桥比作断虹,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桥梁在山水间的独特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鸟啼青嶂外,麋卧绿阴中",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机与宁静。鸟儿在远处鸣叫,麋鹿悠闲地卧于绿荫之下,一动一静之间,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僧笠迎秋雨,樵歌落晚风"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僧人戴着斗笠,在秋雨中行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樵夫的歌声随晚风吹落,增添了诗境的悠远与宁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人物活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最后,"谢公双屐健,独入杏林东"引用了东晋名士谢灵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谢公双屐健"暗含着诗人与友人轻装简行,健步如飞,深入杏林,探寻自然之秘的意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赞美。
瓜丘崩,科斗藏。
《典》、《坟》孰求楚左相,金丝未坏孔子堂。
济南老生教齐鲁,绵蕝礼生何足伍。
挟书严禁禁未开,盘诘谁能禁齐语。
百年礼乐当有兴,天子好文开太平。
百篇大义喜有托,十三女口传嚘嘤。
太常掌故亲往受,百篇仅遗二十九。
河内女儿还自疑,老人屋中有科斗。
建元博士孔襄孙,五十九篇为训文。
嘉唐悼桀空有诏,孔氏全经谁与论?
倪家书生能受学,一篇荐上原非朴。
赏官得列中大夫,帝轨皇涂未恢扩。
汉家小康黄老馀,乌用司空城旦书。
盖师言治在何处?后世徒走陈农车。
日暮登高台,浮云结远阴。
树木何蒙茏,野雀噪繁林。
驱车涉关塞,岐路郁且深。
借问子何之,故乡阻崎嵚。
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
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
脆管促飞觞,鹍弦奋逸音。
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
寡立步非窘,薄游志不沈。
策马欲俱去,我无当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