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太平业,民生若失巢。
乏牛耕瘠土,多马坏荒郊。
花圃半栽菜,谷田今长茅。
幡然欲深隐,远与世相抛。
一变太平业,民生若失巢。
乏牛耕瘠土,多马坏荒郊。
花圃半栽菜,谷田今长茅。
幡然欲深隐,远与世相抛。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农民失去耕牛,土地荒芜,花圃被改种蔬菜,谷田长满茅草的情景,展现了战乱和贫困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最后一句“幡然欲深隐,远与世相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愿望,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与逃避心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投射,具有深刻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甲乙推移五十春,匡庐面目见犹真。
风流好继南皮盛,形迹深忘北阮贫。
前度雪泥鸿印爪,几番寒暑雁来宾。
园林胜事湖山主,曾是屏风隔座人。
蜘蛛蕴酖毒,吐丝成密网。
罗织生机械,纵横肆悍犷。
馋涎观蚊蚋,耽视注鹬蚌。
岂有饵为渔,惟思利坐享。
何处来蜻蜓,轻身蹈冥枉。
如禽撄矰缴,似兽受鞿鞅。
嗟汝六其足,重翼傅以两。
晴空任飞翔,薮泽恣来往。
胡不择地游,一任风狂荡。
竟同饴丝投,甘笑榆枋抢。
世本多危阱,怜汝太卤莽。
蛮触相竞争,鸡虫自扰攘。
天外鸿冥冥,令人发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