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
《山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村鸡鸣四野,自策蹇驴东。

怪木常争路,长松独受风。

樵歌生涧底,烧气入云中。

回首题诗驿,真成雪上鸿。

(0)
鉴赏

这首《山行》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间徒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村鸡鸣四野”,以鸡鸣声作为背景音,渲染出清晨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鸡鸣四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气息。

接着,“自策蹇驴东”一句,点明了行者的出行方式和方向。骑着老驴向东行进,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行者可能怀揣着某种目的或期待,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怪木常争路,长松独受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路上的奇特景象。怪木与长松的并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寓意着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怪木与长松在风中的不同表现,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策略。

“樵歌生涧底,烧气入云中”则将视线转向山间的另一面——溪流与烟火。樵夫的歌声从涧底传来,充满了生活的欢愉与希望;而山间的烟火,则是人类活动的痕迹,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山林间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回首题诗驿,真成雪上鸿”表达了行者在旅途中留下的印记。回首处,驿站上的诗句如同雪地上的鸿雁,虽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象征着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到达目的地,更在于沿途的发现与思考。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其六登黄楼

何处延明月,东城百尺楼。

故人那得见,后夜是中秋。

(0)

水调歌头.寿黄邦彦四月初八

湛湛玉清水,矗矗炼丹山。

秀环侯泮,广文分得括苍仙。虞殿薰风初入。

尧陛祥蓂七叶,此际庭真贤。

学术瑞王国,声誉蔼人寰。绿槐宫,丹桂殿,杏花坛。

英华粲发,聊将文教布龙藩。

我亦执经北面,喜见发祥南斗,再拜祝长年。

丹诏烂鸦墨,绿发映貂蝉。

(0)

求木硙于周尉

舂簸精粗期适口,老夫脱粟艰难久。

它山木臼才百金,四市营求辄无有。

愿惟仁者试咄嗟,要使赤脚治胜㪷。

岂惟软饭慰无牙,亦冀糠粞及鸡狗。

(0)

酬宣卿见和

不向杯中觅圣贤,独于山水意翛然。

相门事业方传世,官路升沉祗信缘。

万卷图书资博约,九衢车马任颠连。

翠微卜宅须相近,且住蓬壶小有天。

(0)

和彦冲云际院留题

久闻幽寺渺云间,且向新诗见一斑。

不羡宝华承白足,最怜澄水漾秋山。

飞车要度重重岭,系艇还思浅浅湾。

弹指大千何远近,却将游想付无还。

(0)

和单令除夕二首·其二

坐阅流年同掷梭,未曾闻道合如何。

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

重读豳诗赓节物,还师鲁圣对乡傩。

东风渐次开桃李,之子宁能不我过。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