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门霜色凛峥嵘,朴教犹存圣世名。
何事书生纷负笈,几人千载遇阳城。
桥门霜色凛峥嵘,朴教犹存圣世名。
何事书生纷负笈,几人千载遇阳城。
此诗《赵凡夫游太学》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赵凡夫游历太学的描绘,展现了对教育与师道的深刻思考。
首句“桥门霜色凛峥嵘”,描绘了太学门前霜色浓重、寒气逼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氛围,暗示了知识殿堂的神圣与不可侵犯。接着,“朴教犹存圣世名”一句,赞美了太学中依然保留着古代圣贤的教诲和名声,强调了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
“何事书生纷负笈”,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为何众多学子纷纷背负书箱前往求学?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也是对教育目的的追问。最后一句“几人千载遇阳城”,则表达了对真正能遇到像孔子这样的伟大教师的渴望与敬仰,强调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得到名师指点的幸运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对教育与师道的深切关注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教育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雪尽径泥乾,团栾绕树看。
玉梅呈素艳,霜重月华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数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罗衣暗惹香风湿。
须知贾午最多情,绣囊偷佩芳筵惊。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
去年梅花开,干戈犹未扫。
今年梅花开,劝君休草草。
莫待子规啼,梅花满地蝴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