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古意尽消磨,挽日空劳壮士戈。
宿莽难邀论水客,晓风犹怨拔山歌。
路开空阔中原气,梦绕迷漫淮海波。
欲向都梁采香草,美人天末奈愁何。
半生古意尽消磨,挽日空劳壮士戈。
宿莽难邀论水客,晓风犹怨拔山歌。
路开空阔中原气,梦绕迷漫淮海波。
欲向都梁采香草,美人天末奈愁何。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濠州杂诗(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半生古意尽消磨,挽日空劳壮士戈”,诗人感叹自己半生的经历如同古意,如今已逐渐消逝,徒留遗憾与追忆。他试图挽留时间,却只能以壮士之戈自喻,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不甘。
颔联“宿莽难邀论水客,晓风犹怨拔山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宿莽,指久存的草木,这里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论水客”可能是指与水有关的隐士或诗人,暗示诗人渴望与知音交流,但难以实现。晓风中的怨恨,则是诗人对英雄事迹的追思,特别是对拔山盖世的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哀叹。
颈联“路开空阔中原气,梦绕迷漫淮海波”,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想象着中原大地的辽阔景象,以及淮海波涛的壮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广阔世界的追求。
尾联“欲向都梁采香草,美人天末奈愁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忧愁。都梁,可能是指一种香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然而,面对遥远的天边,即使心怀向往,也难以触及,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以及理想追求的复杂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日观大士道眼空,佯狂自唤温相公。
浩然之气塞天地,书法悟入蒲萄宫。
有时泼墨动江浦,叱喝怒骂生风雨。
草圣绝倒张伯英,春蚓秋蛇何足数?
龙须倒捲鬼眼枯,枯藤脱落无根株。
多年明有唤不下,烂叶搭架秋模糊。
流沙渡头听鼍鼓,沧海桑田事非古。
大士于此不露机,示人落落离言语。
只今相去数十年,看书看画心茫然。
安得美酒三百船,与君大醉西湖天。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幽远待得来,与仙圣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