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过雨海烟晴,照夜霜华万里清。
待汝悬灯无铜斗,看吾侧帽抚瑶筝。
鹧鸪夹竹山今夕,蓉叶眠鸥画可成。
倘梦畸人来茅屋,药边矮几正孤檠。
大江过雨海烟晴,照夜霜华万里清。
待汝悬灯无铜斗,看吾侧帽抚瑶筝。
鹧鸪夹竹山今夕,蓉叶眠鸥画可成。
倘梦畸人来茅屋,药边矮几正孤檠。
此诗《忆傅濂》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江景与内心思绪交织的画面。
首句“大江过雨海烟晴”,以“大江”为背景,描绘了雨后江面的景象,烟雾散去,阳光照耀,展现出一种清新明净的氛围。接着“照夜霜华万里清”,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霜华铺满大地,延展至万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待汝悬灯无铜斗,看吾侧帽抚瑶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着在夜晚点起灯火,与友人共赏瑶筝之音,侧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相聚的情感。
“鹧鸪夹竹山今夕,蓉叶眠鸥画可成。”通过描写鹧鸪在夹竹山中啼鸣,以及鸥鸟在蓉叶间休息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倘梦畸人来茅屋,药边矮几正孤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与友人相聚的期待,即使是在梦境之中,也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与陪伴,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十年一别两相过,前想悲欢慷慨歌。
穷去始知风俗薄,静来犹厌事机多。
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万里辛勤君旧识,重江应亦畏风波。
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
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
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
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