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
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
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
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
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
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
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
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历史感的画面。首联“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以“榔花烟”渲染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钓池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尽管他们已不在,但那份遗世独立的风度依然鲜明。
颔联“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通过“青海瓮云”和“玉堂春梦”两个意象,将时间的长河与个人的回忆交织在一起。青海瓮云让人不禁感叹往昔的岁月,玉堂春梦则勾勒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借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独特、奇异事物的追求,以及在清酒中寻找真我、保持本真的态度。这一联既是对古代文学大师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尾联“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将思绪拉回现实,面对着千年之后的瞻仰与依恋,诗人发现答案或许就在眼前——绿阴覆盖的祠堂之下,那茂盛的青草正是历史痕迹的见证。这一句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记忆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深情礼赞。
西岳崚嶒,有仙人高卧,曾跨青牛。
见山荪亭畔,苍苔石室,云台观里,素榜银钩。
夭矫游龙,蹁跹舞凤,笔阵钟王未可俦。
装潢了,向锦堂高挂,第一箕畴。使君文采风流。
赋归去来兮尚黑头。
羡玉燕开祥,前身昴宿,金貂累叶,家世留侯。
甲子初周,须眉未艾,种菊栽松乐事稠。
将进酒,唤希夷睡醒,同醉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