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外惊新月,春残复满弓。
馀香轻坠露,疏影细寒风。
火禁通方俗,年华思老翁。
清光堪半夜,稍醉玉壶空。
花外惊新月,春残复满弓。
馀香轻坠露,疏影细寒风。
火禁通方俗,年华思老翁。
清光堪半夜,稍醉玉壶空。
这首诗描绘了新月在花丛中初现的美丽景象,以及其带来的独特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花外惊新月”,以“惊”字生动地表现了新月在花丛中乍现时的惊喜感,仿佛新月打破了花间的宁静,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春残复满弓”一句,既指出了季节的更迭——春天即将结束,又暗喻了新月逐渐圆满的过程,充满了一种循环往复的生命力。
“馀香轻坠露,疏影细寒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新月下的静谧与冷清之美。露珠轻落,带走了花香,而稀疏的树影在微寒的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的美。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火禁通方俗,年华思老翁”则从社会风俗的角度出发,反映了人们对于岁月流转的共同感受。火禁的习俗或许是为了防火,但在此处象征着对岁月的敬畏与珍惜。同时,诗人借“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年华不再的深深思考。
最后,“清光堪半夜,稍醉玉壶空”两句,以月光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邃的意境。夜半时分,月光如酒,令人沉醉。这里的“玉壶空”可能寓指月亮的清冷与孤独,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空灵与超脱。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哲思。
天公极意办元宵,顷刻挼云作雪飘。
茂苑长洲花剪玉,苏台香径砌成瑶。
千灯剩喜开红药,两鬓还惊插素标。
客子孤舟寒折骨,无端诗伯苦相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