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
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
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
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
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
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
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豪放与奔放之美。首句“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以世事为己任的情怀。接着“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则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越情感与自信。
“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中的“大贤”指的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物,而“卷舒”、“轻风雅”则形容其行为举止之美好。这里诗人可能在赞扬某位德高望重之士。
“匡复属何人,君为知音者”中,“匡复”有辅助或扶持的意思,而“君为知音者”则是对受赠者身份的肯定,认为其能够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最后几句“传闻武安将,气振长平瓦。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登朝若有言,为访南迁贾。”则充满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回忆和赞美,以及对未来某种政治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和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李白的情怀与志趣,既有超脱世俗之美,又有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中特有的豪放与奔放精神。
怀来城北烟尘昏,十年武备徒纷奔。
天子以国徇阉寺,旦夕势欲无中原。
此时一木支大厦,举朝无人一司马。
国有君矣君自归,议和议迁何为者。
玺书既通战屡捷,奇货空居失所挟。
假令襁褓遽承祧,不宋高宗即卫辄。
野狐南来盘石固,降敕自避贤者路。
上羞宗庙下臣民,高揖南宫岂云锢。
前星不耀帝星移,祀有主者非君谁。
小臣贪功事侥幸,向也沙漠今宫帷。
夺门金印大如斗,不死麒麟吠群狗。
危身误国君不恤,杀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东市无惊惶,以奠鼎鬯陈高皇。
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风赤日昭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