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周仲觉三首·其三》
《和周仲觉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

贫于萤不暖,心与烛俱灰。

此意悠悠著,从谁细细开。

病来更忧患,泪尽只馀哀。

(0)
翻译
春天的气息在梅花边悄然显现,寒冷仿佛从月亮那边传来。
贫穷比不上萤火虫的微温,心灵如同燃尽的蜡烛,只剩灰烬。
这种深深的思绪绵延不断,向谁诉说才能得到细致的理解。
病痛中更加忧虑,泪水流尽后只剩下悲哀。
注释
春:春天。
梅:梅花。
寒:寒冷。
月:月亮。
贫:贫穷。
萤:萤火虫。
暖:温暖。
心:心灵。
烛:蜡烛。
灰:灰烬。
意:思绪。
著:显现。
谁:向谁。
忧患:忧虑。
泪:泪水。
哀:悲哀。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杨万里所作,属于中晚唐以来渐趋成熟的慢词风格。诗人的语言运用简练而含蓄,意境幽深而情感丰富。

"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 这两句描绘了初春之时,寒冷与生机并存的自然景象。梅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夜晚的寒气则伴随着明亮的月光悄然而至。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春天虽然已到,但仍有寒意,象征着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贫于萤不暖,心与烛俱灰。" 这两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萤火虫虽能发出微弱光芒,却无法带来温暖,这里比喻诗人内心的希望渺茫;而“心与烛俱灰”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心中的绝望和悲凉,好似燃烧到尽的蜡烛,无光无暖。

"此意悠悠著,从谁细细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深处诉说,但又不知从何处开始,这种内心的情感波动和语言的局限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病来更忧患,泪尽只馀哀。"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疾病缠身之时,更增添了忧虑和痛苦。眼泪耗尽,只留下淡淡的哀伤,这不仅是对身体病痛的描述,也是对精神世界的写照,表现出一种深重的悲凉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哀伤与苍凉,以及对生活的无尽思索。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次韵章君济黄元章二广文种竹建康学宫

城云一坞碧云深,亦许分青到泮林。

移去检书涓醉日,种来挟策较分阴。

细看直节难教改,设有繁霜不受侵。

二妙育才如此竹,惜无健笔与长吟。

(0)

观郭殿岩打毬于冲天观旁

峰顶毬场剪似平,汾阳号令素精明。

万蹄攒逐一星过,两队欢呼众乐鸣。

静看穿杨矜妙手,醉观过翼觉身轻。

摩挲亭下排衙石,拟赋将军射虎行。

(0)

用韵酬常之才叔

西山爽气挟莲峰,碍眼何尝恕箨龙。

近种猫头未成竹,拟求人面替扶筇。

春归意绪愁千斛,病起情悰酒一钟。

莫话朝鸡萌妄想,形骸老丑若为容。

(0)

次转庵九日韵

窗前白白黄黄菊,门外疏疏短短篱。

择胜任从追赏日,有年即是太平时。

呼鹰戏马人千古,缀席浮舟酒一卮。

五百年间张翰句,风流犹待谪仙诗。

(0)

次韵甄念八丈监簿诗

忆昔忘年旧,惟公不我遗。

分携频问讯,握手屡哦诗。

尘世千年梦,仙家一局棋。

得閒闻健好,振古只如兹。

(0)

和人见寄

一别三年久,无书堪往还。

自怜供吏役,长羡似僧閒。

契阔诗情在,提撕鬓影斑。

敲门湖上寺,居士已开山。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