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可伤嗟。弃玄珠,流浪天涯。
浮云飞絮无根蒂,便心歧径,随他念起,举步偏斜。
闻早悟烟霞。仙景里、也好前巴。
三山咫尺非遥远,长春玉馆,陵溪两岸,满目琼花。
吾辈可伤嗟。弃玄珠,流浪天涯。
浮云飞絮无根蒂,便心歧径,随他念起,举步偏斜。
闻早悟烟霞。仙景里、也好前巴。
三山咫尺非遥远,长春玉馆,陵溪两岸,满目琼花。
这首元代侯善渊的《摊破南乡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开篇"吾辈可伤嗟"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哀叹,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漂泊。"弃玄珠,流浪天涯"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失去真谛的玄珠,四处流浪,暗示了人生的迷茫和失落。
接着,诗人以"浮云飞絮无根蒂"描绘出飘忽不定的生活状态,强调心灵没有定所,随波逐流。"便心歧径,随他念起,举步偏斜"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纷扰和偏离正道。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消极情绪,而是提出"闻早悟烟霞",希望及早醒悟,追求超脱尘世的宁静与仙境。"仙景里、也好前巴"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中距离遥远,但心中仍有憧憬。
最后,诗人以"三山咫尺非遥远"表达出对美好境界的坚信,虽然现实与理想看似遥远,但在内心世界中,那如春长驻的玉馆、陵溪两岸的琼花,都是可以亲近和追求的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贴梦芳洲思撷杜。又匆匆、挂帆东溯。
微微风色,濛濛潮气,弄萧萧江树。
递过碧天声,杂城笛、山钟津鼓。
烟明柳渚,月斜柁楼,谁怜我、此时绪。
宿酒醒,残烛炷。凭红舷、薄襟愁露。
萍鸥忽泛,林鸦渐语,更云鸿遥度。
玉蕊已无亭,萧梁客、飘零何处。
平峦一剪,残星几点,隋堤去路。
七里塘,重五序。都载画船住。
灯障流苏,彩凤入窗柱。
模糊蘸水衣香,压筵酒气,夹茉莉、香风来去。
叩弦语。甚般腻翠膏红,未称曳纨素。
倘再游时,莫趁众喧聚。
要看杨柳青山,芰荷明月,还要听、荻芦凉雨。
拨棹中流,来寻旧梦,山痕略有烟遮。
细雨长堤,三年不踏杨花。
低枝便向东风转,到青时、我已天涯。
待归来,怕又啼莺,换了栖鸦。
堪他绰约双鬟女,坐邻船背影,泥唱琵琶。
知否愁侬,年年久厌离家。
要拚一醉无人劝,便听歌、豪兴都差。
且回舟,好趁城阴,日未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