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
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双垄藏衣卜几年,孤儿空有泪如泉。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
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七月六日焚黄(其二)》。诗中以“双垄藏衣卜几年”开篇,描绘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对某物或某人的长久思念与等待。接着,“孤儿空有泪如泉”一句,情感陡然升华,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痛与哀思的世界,孤儿的形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孤独与痛苦。
“宅中灵閟风云护,天上褒封日月悬”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仿佛他们的灵魂被守护在家中,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逝者荣誉与地位的追忆,如同日月般永恒照耀。这种对比和联想,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章服屡廑三锡命,丝纶直起九原宣”则进一步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哀悼之情。通过“章服”、“丝纶”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逝者身份与地位的尊重,同时“三锡命”、“九原宣”等典故的引用,更是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与庄重感,让人感受到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最后,“国恩庭训俱难报,欲效尘涓重自怜”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报答国家恩赐与家庭教诲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有限、只能以微小之力表达哀思的自怜。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哀悼,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象征意象以及历史文化的引用,构建了一个既深情又庄重的悼念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