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银河向北流。水精帘卷最高楼。
铁箫如鹤唱凉州。
千里关山千里月,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间天上此时秋。
不尽银河向北流。水精帘卷最高楼。
铁箫如鹤唱凉州。
千里关山千里月,几家欢乐几家愁。
人间天上此时秋。
这首《浣溪沙·秋夕》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
“不尽银河向北流”,开篇即以银河为引,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银河仿佛在夜空中无尽地向北流淌,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宇宙的浩瀚。
“水精帘卷最高楼”,运用了水晶帘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高楼上悬挂着晶莹剔透的帘幕,如同清澈的水晶一般,映照出夜空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铁箫如鹤唱凉州”,将铁制的长笛比作仙鹤,其音色清越,仿佛在吟唱古老的凉州曲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千里关山千里月,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广阔天地间人们生活的不同境遇。千里关山之上,明月当空,既有远离家乡、孤独寂寞的人们,也有享受团圆、欢聚一堂的家庭,体现了人生的复杂多面性和命运的不均等。
“人间天上此时秋”,最后两句将人间与天界相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这一季节的感慨,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此时此刻都迎来了秋的降临,寓意着万物更迭、生命轮回的主题。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洞察。
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
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
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
海天一色云瞢腾,云开何乃见长城!
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
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
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
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
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
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
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
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
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
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
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
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
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
《自闽海入闽江作》【清·洪繻】海天一色云瞢腾,云开何乃见长城!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
https://shici.929r.com/shici/HzddEqtn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