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镜篇》
《金镜篇》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

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

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

(0)
鉴赏

此诗《金镜篇》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以“金镜”为题,寓意深远。开篇即以“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起笔,将“金镜”喻为圣人的至高智慧,能够洞察宇宙万物,揭示天地自然的奥秘。接下来,“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描绘了金镜如同熔炉,通过阴阳调和,将混沌世界分割,使之呈现出日月星辰的光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进一步阐述了金镜的玄妙之处,它在虚无中蕴含万象,无论何处都能照亮,无所不包。接着,“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借古喻今,暗示金镜的智慧超越时空,非仅限于秦朝宫廷的装饰。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指出金镜悬挂于帝王之上,其光芒能辨识善恶,辅助君王治理国家。随后,“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形象地描绘出金镜的洞察力,能够透视世间万物,连隐藏的妖魔鬼怪也无法逃脱其审视。

最后,“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表达了金镜对于帝王统治的助力,使得天子在光明正大的殿堂中长享寿禄,月光更加明亮,星辰也闪烁着光芒。而“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则将金镜比作清澈的水鉴,映照出帝王的美德,赞美唐朝盛世,并强调金镜之效远超古代的宝鼎,象征着其智慧与力量的非凡。

综上所述,《金镜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展现了金镜作为智慧象征的崇高地位,以及其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其三

戍边同妇子,耕得橐驼深。

白碱含霜冻,黄沙捲日阴。

柳间烹野马,椵下掘人蔘。

于靬多沾赐,牛羊一片心。

(0)

佛手柑·其一

香橼无大小,十指总离离。

绝似青莲举,初开玉手时。

芬须霜气满,味待露华滋。

未共壶柑熟,人愁入掌迟。

(0)

喜姜汝皋自越州至·其四

春明归鉴水,岁尽向崧台。

华白因无欲,松高为有才。

将閒留日月,以止待云雷。

更与杜陵子,谓蒋丈大鸿。

(0)

经巩华城

秋风鞍马苦,独过巩华城。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

奚儿弯石弩,赵女割银筝。

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

(0)

别高氏兄弟·其二

不知公子意,何以解离忧。

自向江南去,长含江北愁。

雪云连两岸,风叶满孤舟。

亦有红桥好,踟蹰自不留。

(0)

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其三

波中涌山岳,知是海鳅回。

势欲吞舟去,光先喷火来。

不须频拔剑,自可静挥杯。

忠信豚鱼格,多君学易才。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