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
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
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
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
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
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
此诗《金镜篇》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以“金镜”为题,寓意深远。开篇即以“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起笔,将“金镜”喻为圣人的至高智慧,能够洞察宇宙万物,揭示天地自然的奥秘。接下来,“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描绘了金镜如同熔炉,通过阴阳调和,将混沌世界分割,使之呈现出日月星辰的光辉。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进一步阐述了金镜的玄妙之处,它在虚无中蕴含万象,无论何处都能照亮,无所不包。接着,“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借古喻今,暗示金镜的智慧超越时空,非仅限于秦朝宫廷的装饰。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指出金镜悬挂于帝王之上,其光芒能辨识善恶,辅助君王治理国家。随后,“山河大地一览尽,山精魑魅夜遁藏”,形象地描绘出金镜的洞察力,能够透视世间万物,连隐藏的妖魔鬼怪也无法逃脱其审视。
最后,“天子万寿坐明堂,月轮重朗星含芒”,表达了金镜对于帝王统治的助力,使得天子在光明正大的殿堂中长享寿禄,月光更加明亮,星辰也闪烁着光芒。而“比德水鉴光琅琅,映照八彩皇哉唐,汾阴宝鼎何足当”,则将金镜比作清澈的水鉴,映照出帝王的美德,赞美唐朝盛世,并强调金镜之效远超古代的宝鼎,象征着其智慧与力量的非凡。
综上所述,《金镜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展现了金镜作为智慧象征的崇高地位,以及其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