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高氏兄弟·其二》
《别高氏兄弟·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知公子意,何以解离忧。

自向江南去,长含江北愁。

雪云连两岸,风叶满孤舟。

亦有红桥好,踟蹰自不留。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别高氏兄弟(其二)》,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不知公子意,何以解离忧”,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内心难以平复的忧愁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情感状态的关切,似乎在询问友人是否也感到了同样的离愁别绪。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友情和对别离的不舍。

接着,“自向江南去,长含江北愁”两句,诗人以自己前往江南为背景,暗含着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担忧。江南之地,往往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而“江北愁”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思念和对友人处境的忧虑。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雪云连两岸,风叶满孤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雪云覆盖两岸,狂风中落叶满载着孤独的小舟。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人物的情感,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这里也不例外。

最后,“亦有红桥好,踟蹰自不留”两句,诗人虽然提到红桥的美好,但最终还是无法停留,暗示了即使面对美景也无法抵消离别的痛苦。这里的“红桥”可能象征着希望或美好的事物,但最终诗人还是选择了前行,表现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和对未来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状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花溪道中·其一

板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

野鸭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栗烈,云暗雪侵寻。

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0)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豫章西南百丈峰,下有大竹多长松。

巢云贮雾翻飞淙,缘崖绕涧迷春冬。

马驹踏人有龙象,东阳老辉在百丈。

西江泻入半瓯茶,卧竹眠松九天上。

蓟丘丈人子又孙,笔入造化春无痕。

清风潇潇上界闻,夜阑疏钟啼断猿。

(0)

送陈教授赴郴州

君向郴州去,迢迢千里馀。

年侵别后鬓,客问讲残书。

断雁秋风外,啼猿落日初。

兴文今日意,慎莫爱吾庐。

(0)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三

停车子踟蹰,把袂我夷犹。

念此离别难,况乃交契绸。

雨霁白云飞,日斜江树浮。

望极意逾远,愁多身更留。

岂无负郭田,何苦事远游。

归来亦从人,商歌激高秋。

(0)

山馆竟夜雨

古壁淋漓画粉秃,酸风四射灯光促。

野蔓穿垣遂及床,窣窣冲衣一蝙蝠。

犹记昔人戒夜食,空山安知无异物。

潦倒浊酒与藜羹,卧听檐滴接天明。

(0)

晚步·其一

拖阴花委艳,漏雾月留痕。

远渡排燐尾,孤萤蹋莽根。

戛喉诗鬼债,痁影女儿魂。

一派蕉风涩,轻绵手自扪。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