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闽海入闽江作》
《自闽海入闽江作》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海天一色云瞢腾,云开何乃见长城!

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

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

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

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

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

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

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

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

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

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

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

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

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闽海进入闽江的壮丽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联系。

首句“海天一色云瞢腾”,描绘了海天相连,云雾缭绕的壮阔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云开何乃见长城!”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联结,引出对长城的遐想,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

“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通过对比长城与群山,突出了长城的独特地位,同时引入“山门”这一意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描绘了山门与海门之间的连通,以及长江曲折蜿蜒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江水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动态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浮与变迁。“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以及时间的流逝。

“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通过“舟人”与“锁钥”的比喻,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努力,同时也反映了对安全与秩序的追求。“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描绘了沿途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色的赞叹,强调了其独特之处。“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通过对比,突出了大沽和黄浦的深邃与辽阔,以及平原的平坦与宁静。

“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再次提到山与海的对比,强调了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通过比较,突出了江心石矶的独特与壮观。

“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争与破坏的痛惜之情。“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通过“藏舰浦”与“钓龙台”的典故,反映了历史的复杂与深沉。

最后,“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描绘了今日江面的平静与变化,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是一幅融合自然美与人文思考的画卷。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回生丁亥方端叟乙酉长二岁其弟名万里庚寅少三岁用予旧韵来订兄弟之盟依韵奉答二首·其一

闻说庚寅弟,兼思乙酉兄。

楼高江树远,帆去暮潮平。

药岂能延寿,符焉可避兵。

各凭心事好,共保岁寒盟。

(0)

仇仁近母邢夫人挽诗

慈颜才一识,近获拜书楼。

忽化金棺火,应添石室筹。

乡邻传阃范,吊祭尽儒流。

令子今和靖,诗名甲此州。

(0)

酴醾盛开二绝·其一

罗雀閒门未寂寥,小园花事自春饶。

日葵霜菊踰千本,更有酴醾十万条。

(0)

紫荆花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0)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一

绿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

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0)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其一

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深何况更舟行。

孤篷酒醒三更雨,滴碎愁肠是此声。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