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笑门如市,劳劳欲避人。
闭关藏竹坞,倒屣厌车尘。
乐国如何地,浮生祇此身。
扁舟同载酒,江上且垂纶。
却笑门如市,劳劳欲避人。
闭关藏竹坞,倒屣厌车尘。
乐国如何地,浮生祇此身。
扁舟同载酒,江上且垂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繁忙应酬的厌倦与渴望宁静生活的态度。首句“却笑门如市,劳劳欲避人”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频繁来访的客人时的无奈与疲惫,仿佛门前热闹如同市场一般,令他渴望逃避。接着,“闭关藏竹坞,倒屣厌车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寻找一处静谧之地的愿望,通过关闭门户、躲进竹林的小屋,以及倒穿鞋子以示急切,来表达对车马喧嚣的厌烦。
“乐国如何地,浮生祇此身”则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乐土虽好,但毕竟只是短暂的存在,而人生的漂泊不定才是常态。最后,“扁舟同载酒,江上且垂纶”表达了诗人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或许在江边垂钓,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应酬的反感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明月梅花清影,流水桃花薄命。
一霎成烟乘雾去,要自无关春病。是耶抑非耶?
总算鸳肩重并。事后思伊还幸,人力终难天胜。
多谢云英能慰我,莫汝一杯新茗。
剩小小香坟,还被风穿潮打。
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燕山一别八年馀,再裹行幐来九陌。
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
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
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
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
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自从烽火照桑乾,不敢宫前问禾黍。
子行西还渡蒲津,正喜秋气高嶙峋。
华山有地堪作屋,相与结伴除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