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初月出,风起大孤塘。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
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
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
挂帆初月出,风起大孤塘。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
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
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石钟山附近航行时所见的景色,充满了宁静与深邃之美。首句“挂帆初月出”,以挂帆启航开始,初升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风起大孤塘”一句,通过风起波涌,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与力量,同时也为后续的景色描绘铺垫了背景。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阔而寒冷的夜晚景象中。湖口处的景象,既遥远又广阔,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同时“寒淼茫”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与沉思。
接下来的“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两句,将视线聚焦于一处具体的景致——石潭与岩石上的树木。激流中的石潭,水声潺潺,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而岩石上茂密的树木,则以苍翠之色,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最后,“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两句,以历史人物元丰士为例,表达了对过往风华的怀念与敬仰。这里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回顾,也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航行时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
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
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
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
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
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此是名山第一宫,仙人何在独遗踪。
玲珑两洞通玄境,突兀一山为柱峰。
水泛红云出幽谷,风吹苍雪落长松。
何时觅得人间暇,遍踏烟岚翠万重。
章生画中师,神秀蟠心胸。
儿时学山水,近复能鱼龙。
拂素欲画时,默吮南山松。
斯须景与物,以次生笔锋。
画出巧安排,咫尺千万重。
阴晴弄明晦,近远分淡浓。
雪月清瘦屿,烟雨朦胧峰。
有时作江湖,万派俱朝宗。
云涛汹澎湃,雪屋惊奔冲。
风平坦如掌,皱縠浮溶溶。
因水鱼更巧,回翻态从容。
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
中有化龙鲤,静伺机便逢。
天门露头角,滃滃祥云从。
看君此四画,众史特奴佣。
当知各有意,不特誇纤秾。
丈夫抱膝时,清乐山水供。
观鱼或濠上,笑倚临流筇。
一朝蜕鳞鬣,屣脱尘泥踪。
甘霖泽四海,霓望慰九农。
《题章秀才画山水鱼龙》【宋·姚勉】章生画中师,神秀蟠心胸。儿时学山水,近复能鱼龙。拂素欲画时,默吮南山松。斯须景与物,以次生笔锋。画出巧安排,咫尺千万重。阴晴弄明晦,近远分淡浓。雪月清瘦屿,烟雨朦胧峰。有时作江湖,万派俱朝宗。云涛汹澎湃,雪屋惊奔冲。风平坦如掌,皱縠浮溶溶。因水鱼更巧,回翻态从容。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中有化龙鲤,静伺机便逢。天门露头角,滃滃祥云从。看君此四画,众史特奴佣。当知各有意,不特誇纤秾。丈夫抱膝时,清乐山水供。观鱼或濠上,笑倚临流筇。一朝蜕鳞鬣,屣脱尘泥踪。甘霖泽四海,霓望慰九农。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z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