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晴丝庭院。丢下枕痕一线。
带恨过帘栊,又是旧年双燕。心颤。心颤。
陡被落红瞧见。
春去晴丝庭院。丢下枕痕一线。
带恨过帘栊,又是旧年双燕。心颤。心颤。
陡被落红瞧见。
这首《如梦令·其二》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龚鼎孳所作,描绘了春天离去后庭院中的寂寥景象。"春去晴丝庭院",通过"晴丝"这一意象,暗示了春日阳光下的轻盈飘逸,但春天已悄然离去,留下空荡荡的庭院。"丢下枕痕一线",则以枕头上的痕迹,象征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那一线痕迹仿佛是岁月的印记。
"带恨过帘栊",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这恨意穿过窗帘,透露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情感。"又是旧年双燕",旧年的双燕归来,更增添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心颤。心颤。"连续的"心颤"表达了主人公情绪的波动,他们的心因睹物思人而颤抖。
最后,"陡被落红瞧见",落花飘零,如同破碎的心事,被无意间瞥见,进一步渲染了凄美的氛围。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去人空的庭院中,面对旧景旧情的深深触动,情感真挚动人。
中秋雨洗月如玉,玉露还将寒兔浴。
万载冰轮物外悬,九霄清气谁相束。
太虚仙子御风行,剪雾裁云那敢触。
流华掩映落人间,轻鲜若霜迷远瞩。
高凉征客意有馀,倚棂独坐思断续。
未许金樽照月浮,虚劳霓羽动秋曲。
婵娟久对色如银,桂子微摇空似绿。
月趁秋来秋载月,开颜写素为余告。
了然不觉沁心魂,秋月于人俱有欲。
秋愿光辉月愿明,人愿秋月光明足。
千年永继八衢灯,四海同瞻不夜烛。
明月来清照,江流出远吹。
荷风无閒歇,柳色尚参差。
扁舟谁可溯,我友昔同斯。
江月见颜色,明我长相思。
伊人在一水,我友向天逵。
怀挟平生意,裘马共驱驰。
聚首亦何几,各有民社司。
宋子敦其性,辜君迈厥施。
始看发刃日,莫笑小烹时。
盘错应微别,刚柔各互师。
数年成远器,伯仲可肩随。
余怀甘寂寞,所志独何为。
君王借云壑,今古付骚诗。
举目耽幽桂,安能泣素丝。
江月浮清梦,风尘易涅缁。
出世应殊调,归山贵独知。
我心人未识,尔意或相宜。
聊因江月夜,示尔以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