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宾馆晚,风轻麦候初。
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莲鱼。
石声随流响,桐影傍岩疏。
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日斜宾馆晚,风轻麦候初。
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莲鱼。
石声随流响,桐影傍岩疏。
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的一次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日斜宾馆晚”,以夕阳西下,宴会即将结束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风轻麦候初”一句,轻柔的春风与初熟的麦田相映成趣,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丰收的希望。
“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莲鱼”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热闹景象和鱼儿在池塘中嬉戏的活泼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而“石声随流响,桐影傍岩疏”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流水声与岩石的回响交织,桐树的影子在岩石旁显得格外疏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身处宴会之中,却心系千里之外的挚友,通过一封简短的书信来传达这份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晚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
银塘水静秋波白,芙蓉挹露香云湿。
翠绡莹浦锦云浓,水纹摇荡双鸂鶒。
妾家住在湖上头,木兰为楫沙棠舟。
错金孔雀笼蝉鬓,百索明珠垂臂鞲。
荡舟日日穿花坞,不觉花深红日暮。
欲将罗带结同心,断藕丝牵不成缕。
金羁白马谁家郎,日光照耀罗衣香。
嫣然一笑却回顾,隔花醉赠双鸣珰。
同心暗结罗襦小,识得君心为花恼。
昔时妾貌似花红,今日红颜镜中老。
坐对芙蓉双泪垂,妾貌君心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