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
《水调歌头·其三》全文
宋 / 李处全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鴳本同游。

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全的《水调歌头·其三》,通过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首句“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用鲜明、清澈的月光来映衬夜空中的银河,表达了宇宙之美与自然界的大交响。接下来,“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诗人借月亮的照耀,将自己的衰老和忧虑融入自然之中,表现出一种宿命感和悲凉。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表明诗人在异乡度过了三年时光,而这段经历却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随后,“曾忆到瀛洲”,则是诗人对传说中的仙岛——瀛洲的向往,流露出他渴望逃离现实、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景。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仰望星空的心境。两腋生风,即形容长时间的旅行和辛劳。而后,“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则是诗人对往昔乘船漂泊、追逐秋思的回忆。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处眺望远方,心系千里的深情。紧接着,“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则是在表达诗人借酒浇愁、以剑会友的豪迈情怀。

“鹏鴳本同游”暗示了诗人与朋友间如鸟兽般的情谊,而“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则是在描绘一场只有三人知晓的私密欢愉,笛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海边的鹈鹕啼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以及对于自由与友谊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处全
朝代:宋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生辰:1134-1189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花光梅十首·其六一枝横出

踏雪寻香几度吟,吟诗那得似花人。

水村云壑抽身出,月挂疏篱别有春。

(0)

酹江月/念奴娇.和辛稼轩金陵赏心亭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遣泪珠成斛。

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

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

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

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

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

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

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

(0)

临江仙·其一和徐守圣可

缥缈青霄云一握,太清群玉光中。

钧天声里拂香风。紫皇低接手,稳步上层空。

雀扇徐开鸾影转,日高舞动蛟龙。

双瞻御座立昭容。回班趋复道,环佩响丁东。

(0)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其二

有母有母年七十,一室枵然徒壁立。

茹蔬啜粥不怨尤,卧病在床无药物。

我为举子得一官,南陔之养嗟何及。

呜呼二歌兮歌转悲,羞见慈乌随母飞。

(0)

野次遇雨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小溪深。

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

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

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

(0)

张德夫园亭八咏·其八可莹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