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
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
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
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表达了诗人通过清理杂草,使心灵变得如同明净的玉镜一般。"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则是说在这样的宁静中,与明月共浴,与白云为伴,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境界。
接下来的"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即使头发可以作为蜡烛使用,但他的肺腑(比喻内心)却始终保持着本来的清明。最后"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则是在说即便是微小的风也不要打扰这宁静的心境,因为在虚静中,就能自然产生智慧和启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达到精神清净的理想状态。
商岩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
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
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捲雪连山来。
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
瑶草绿可折,琼树花冥冥。
昔人炼丹丹灶在,锦苔绣石光青荧。
雷行半空中,逢逢击天鼓。
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
醉拂珊瑚鞭玉虎,我欲因之穷洞府。
閒访八公五云里,为说苍生受辛苦。
不然飞出西华颠,太极总仙之洞天。
安得周回更二千,直与龙岩之洞相钩连。
莲花峰上重携手,笑揽霞觞窥八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