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虽好事,其来不知几。
胡不筑高垣,胡不关重扉。
不敢直道退,遂由邪径归。
饮过即有疾,何以慰亲闱。
主人虽好事,其来不知几。
胡不筑高垣,胡不关重扉。
不敢直道退,遂由邪径归。
饮过即有疾,何以慰亲闱。
这首诗名为《逃席》,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诗中首先描绘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却未料到访客的突然离去,这种出乎意料的场景,仿佛在暗示着人情世故中的某种荒诞与无奈。接着,诗人以“胡不筑高垣,胡不关重扉”之问,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似乎在说,如果人们能够筑起道德的围墙,关上心灵的门户,或许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
“不敢直道退,遂由邪径归”,这一句更是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一条看似容易但实则违背原则的道路,这不仅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也破坏了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述,呼吁人们坚守正道,勇于承担责任。
最后,“饮过即有疾,何以慰亲闱”,诗人将话题转向家庭,提醒人们过度放纵的行为最终会带来身体上的疾病,更深层次地,它也会伤害到亲人之间的感情。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强调了健康生活与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逃席》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