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香色水中盐,夜夜看花味欲兼。
不是我来寒彻骨,枉教人醉月明帘。
孤山影碎千丛玉,万里传持一素缣。
几度因风聊寄赠,恐惊头白易生嫌。
雪中香色水中盐,夜夜看花味欲兼。
不是我来寒彻骨,枉教人醉月明帘。
孤山影碎千丛玉,万里传持一素缣。
几度因风聊寄赠,恐惊头白易生嫌。
这首诗以“十四盐”为题,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雪中香色水中盐”,以雪中的香气和水中的盐分并置,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接着,“夜夜看花味欲兼”一句,描绘了诗人夜晚赏花的情景,花的香气与味道交织在一起,仿佛能品尝到花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极致追求和细腻感受。
“不是我来寒彻骨,枉教人醉月明帘”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并非为了寻求寒冷而来到此地,而是为了在月光下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月明帘”可能象征着心灵的窗户或精神的寄托,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孤山影碎千丛玉,万里传持一素缣”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孤山的倒影在水中破碎成千片玉石,而万里之外,素缣(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被传递,象征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跨越时空的界限,达到了深远的境界。
最后,“几度因风聊寄赠,恐惊头白易生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诗人担心自己的赠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或不悦,尤其是当对方年华老去时,这种担忧更加深重。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
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
二月戎马息,悠悠边草生。
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
昔者匈奴战,多闻杀汉兵。
平生报国愤,日夜角弓鸣。
勉君万里去,勿使虏尘惊。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
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
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