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全文
唐 / 李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yángzhèdōngzhūcóngshì
táng / yǐng

rénduōbìngménchángyǎnhuāngzhòngyángkāi
chóuyòuwénqīngyuàn

wàngzhōngnánjiànbáilái
yuánzhèngcóngjūnníngshuíliánkòujiǎoāi

hóngpèifēnfēnjiāngzhījūnzuìxiàwàngxiāngtái

注释
野人:乡野之人。
病:疾病。
门长掩:家门常关。
荒圃:荒芜的园子。
重阳菊:重阳节的菊花。
愁里:忧愁之中。
清笛:清脆的笛声。
望中:远望。
白衣:穿白衣的人(可能指亲友)。
元瑜:历史上的元瑜,这里借指有从军经历的人。
从军乐:从军的欢乐。
宁戚:古代隐士,此处象征有哀愁的人。
叩角:敲击牛角,古人表达哀愁的方式。
红旆:红色的旗帜。
碧江:绿色的江面。
暮:傍晚。
知君:知道你。
醉下:醉酒后。
望乡台:眺望故乡的高台。
翻译
乡野之人多病,家门常常紧闭,重阳节时荒芜的园子里菊花独自开放。
在忧愁中又听到凄凉的笛声,遥望远方却看不见穿白衣的人前来。
元瑜正值从军建功立业的欢快时光,而宁戚又有谁能理解他敲角表达的悲哀。
傍晚时分,江面上飘动着红色的旗帜,想必你已醉酒站在望乡台上眺望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军营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孤寂的情景,人们因为疾病而关门闭户,而荒废的园圃中,只有菊花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依然开放,显得特别凄凉。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这两句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悠扬笛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远方来客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因为难以实现而感到失落。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这两句写诗人与战友们在一起庆祝节日之时,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哀伤。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军营暮色中的景象,旗帜在晚风中飘扬,而诗人则借酒浇愁,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人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李郢
朝代:唐   字:楚望   籍贯:长安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

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

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

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

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

(0)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作驩喜口号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后,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卮。

(0)

羑里城

陵谷迁移尚故墟,天盈商罪未蠲除。

古今行客同嗤骂,何止三篇泰誓书。

(0)

良乡

新寒冻指似排签,村酒虽酸未可嫌。

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

(0)

五月闻莺二首·其二

一声初上最高枝,忙杀呕哑百舌儿。

老尽西园千树绿,却怜槐眼正迷离。

(0)

小浆铺

一路经行处,盘溪绕僻原。

蜂喧花外坞,犬吠竹边门。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