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军营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孤寂的情景,人们因为疾病而关门闭户,而荒废的园圃中,只有菊花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依然开放,显得特别凄凉。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这两句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悠扬笛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远方来客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因为难以实现而感到失落。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这两句写诗人与战友们在一起庆祝节日之时,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哀伤。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军营暮色中的景象,旗帜在晚风中飘扬,而诗人则借酒浇愁,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人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
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
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
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捲泥沙。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后,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