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
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
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
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
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反思。首联“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中,“扬云白未玄”可能借用了古代文人的雅号或隐喻,暗示诗人虽才华横溢但尚未达到理想境界;“不才那敢怨苍天”则表达了即使不被世人看好,也不应埋怨命运不公的态度。颔联“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描述了诗人回顾过往,发现自己在追求功名的路上走了很长的路,却因误入儒家正统教育而耗费了大量时间。颈联“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揭示了诗人认识到自己过于依赖诗书学问,忽略了实际生存之道,导致生活贫困。尾联“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则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逐渐消磨殆尽,生活困顿,只能依靠他人,内心感到十分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明代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复杂心态和人生境遇。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柰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