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易水涯,不与荆卿偕。岂是君无勇?
明知事不谐。椎飞人不作,筑破恨长埋。
忍听「萧萧」曲,难消侠士怀!
朔风易水涯,不与荆卿偕。岂是君无勇?
明知事不谐。椎飞人不作,筑破恨长埋。
忍听「萧萧」曲,难消侠士怀!
这首诗《高渐离》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高渐离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勇敢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朔风易水涯”,描绘了北风凛冽,易水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不与荆卿偕”点明了主题,暗示了与荆轲(即“荆卿”)的对比,引出了对高渐离忠诚与勇气的探讨。
“岂是君无勇?”一句反问,表达了对高渐离勇气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其行为背后的复杂考量。“明知事不谐”则揭示了高渐离在面对荆轲刺秦失败后的无奈与预知结果的痛苦。
“椎飞人不作,筑破恨长埋”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击筑(古代乐器),表现了高渐离内心的悲愤与绝望。击筑的动作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将遗憾深埋心底,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忍听「萧萧」曲,难消侠士怀!”表达了对高渐离的同情与敬意。即使面对荆轲的失败,高渐离仍能以音乐表达哀思,这份情感的坚韧与对侠义精神的坚守,让读者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不仅刻画了高渐离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气与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细腻捕捉。
北风吹寒声,切烈催岁暮。
中岁楚人怨,愁绝不忍赋。
念子太学居,辛勤即谁愬。
阴炉拥文火,败袄感陈絮。
无钱买酒醪,醒坐若酣酗。
三年诂训艺,一月江淮路。
归梦识亲庭,都城非屺岵。
干时无好命,费力效章句。
堆箱纂织辞,何以贸泉布。
男儿营养意,汲汲水东注。
三釜若后时,万钟犹不顾。
勉思豹变义,勿守株下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