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四入楚》
《送林四入楚》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先生两脚如转磨,行走日多少眠坐。

昨暮东来晓西去,路指祝融峰顶过。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

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

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楚地的旅程,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哲理。诗中的“先生”形象鲜明,他如同磨盘般不停歇地行走,日夜颠倒,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自由探索的渴望。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这两句将行者的旅途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祝融峰顶的日出象征着希望与新开始,而山中微弱的火光则暗示了孤独与挑战。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行者面对自然环境的勇气,也隐喻了他在精神上的追求与探索。

“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这里通过行者与“八尺龙驹”的互动,进一步强化了其自由奔放的形象。龙驹的嘶鸣与行者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旅途的兴奋与激动,也寓意着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这两句表达了行者对时间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他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归期,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体验与成长,通过“蒲团”这一佛教修行的象征物,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这句诗以一种幽默而深邃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轮回与变化。行者通过自问自答,不仅展现了对自我身份的反思,也暗示了每个人都是时间长河中的过客,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者旅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由、探索、时间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己酉冬夜泊海珠寺书怀时有出守之报计当投劾故稍及之·其三

篝灯襆被宿招提,莫向风尘问路岐。

去国尚留三尺铁,回头竟是一枰棋。

深宵露洗尊前月,未晓钟催枕上诗。

最喜投閒身尚健,肯将清恨赋江蓠。

(0)

夕佳亭主人以诗见怀用来韵却答

数亩为园差不恶,天高木落风日凄。

一帘竹色自疏密,两岸花影无东西。

白驹久分空谷絷,凡鸟岂有幽人题。

百遍相过君莫厌,敢云桃李却成蹊。

(0)

小集大忠祠议复五先生南园旧社呈直指虞石王公得十五删二冬·其二

书鬼不仙百代宗,惊传揽辔问遗踪。

当年岭海仪群凤,曾际风云从六龙。

树底颓垣花灼灼,栏前断岸水溶溶。

南园剩有齐牺在,牵卒西园老菜佣。

(0)

夜宿坑口公馆母夫人喜见新月赋此

春霖弥月客行难,此夕停车暂倚栏。

纤魄已能披宿雾,微明尚觉带馀寒。

霜浮鹊彩晴犹湿,雨蚀珠胎影未完。

笑唤儿孙下阶拜,慈闱今亦举头看。

(0)

自玉峡驿直驰金川夜行萧滩道中午憩曲水馆时正月十四日也

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0)

寿于谷峰大宗伯六十·其二

五云高处祝华封,名世祯期叶岱宗。

大业千秋今董马,中朝八座旧夔龙。

乞身岂欲寻黄石,难老何须学赤松。

见说泰阶多气色,蒲轮急为驾追锋。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