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
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
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家居景象。开篇“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两句,设定了一个黄昏时分,家门紧闭,外界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这里的“寂寞”和“掩朱门”都传达出一种封闭与隔绝,仿佛诗人正是想逃离世俗纷扰,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
接着,“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小庭之中,夜色已深,梧桐叶上偶尔掉落的雨珠,形成一种清幽的音乐,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寂静与忧思。
第三句“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转向了室内生活。这里的“绣工夫”指的是精通刺绣之艺的丈夫,“牵心绪”则表明这份手艺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寄托。“配尽鸳鸯缕”则描写了刺绣时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最后,“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不是孤独,而是一种渴望与亲近的人共享这份宁静,用温暖的言语去填充彼此的心灵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平淡中寻找美好与安慰的情怀。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碾破长空绿。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茜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
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
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
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
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
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
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
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微云拂斜月,万籁声沈。凉露暗坠桐阴。
蛾眉乞得天孙巧,愔愔楼上穿针。
佳期鹊相误,到年时此夕,欢浅愁深。
人间儿女,说风流,直到如今。
河汉几曾风浪,因景物牵情,自是人心。
长记秋庭往事,钿花剪翠,钗股分金。
道人无著,正萧然、竹枕綀衾。
梦回时,天淡星稀,闲弄一曲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