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这首宋代诗人赵友直的《山中即景四首(其三)秋》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后的山野景象。首句"故园秋雨后"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足迹遍溪山"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山水的孤寂与执着。
"月入芦花冷"写月光洒在洁白的芦花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风磨柳叶残"则通过秋风摇曳柳叶,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凄凉。"群乌乱木末"描绘了乌鸦在枝头纷飞,增添了动态感,而"独雁咽云端"则以孤独的大雁哀鸣,寄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诗人感慨这样的景色无人能分享,只能借村酿的微酸来抒发心中复杂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秋雨后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