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用白乐天韵·其二》
《洞庭用白乐天韵·其二》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西缈东峨日未沉,洞庭山水更幽深。

微茫雪浪疑浮玉,杳霭烟霞似紫金。

坛上绿毛遗灶冷,橘中皓首采芝吟。

桃花洞口年年发,自是寻人不尽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洞庭山水的幽深、雪浪的微茫、烟霞的杳霭以及历史的痕迹一一展现。

首句“西缈东峨日未沉”,描绘了日落时分,洞庭湖边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缥缈而高耸,还未完全沉入夜幕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洞庭山水更幽深”一句,直接点明了洞庭湖的特色——山水的幽深,暗示了这里不仅自然景观独特,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微茫雪浪疑浮玉,杳霭烟霞似紫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雪浪比作浮玉,烟霞比作紫金,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水面上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的景象,既展现了湖水的动态美,又赋予了画面以丰富的色彩感。

“坛上绿毛遗灶冷,橘中皓首采芝吟”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描写。绿毛遗灶可能是指古代祭祀或炼丹的遗址,暗示了洞庭湖畔曾有过人类活动的痕迹;橘中皓首采芝吟,则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或仙人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桃花洞口年年发,自是寻人不尽心”以桃花洞口的自然现象作为结尾,寓意着洞庭湖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无止境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六首·其三十五

将锄打地自抛屙,怎柰熏天臭气何。

老倒檗山禁不得,却将伊顶再三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入得冶父门,不避冶父剑。

剑下蓦翻身,为君通一线。

吃底劈胸拳,透底生铁面。

莫怪粗粝藜,方便没方便。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九

有你不有我,有我不有你。咬定牙关,齐之以礼。

(0)

黄檗送茶化主

百草头边法战时,鎗旗未展露全威。

直饶陆羽知端的,也落吾家第二机。

(0)

送化主·其一

即心即佛眼中屑,非心非佛转乖真。

大唐国里无南北,尽是灵山一会人。

(0)

颂一百则·其九十八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伎俩既无,波旬失途。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