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二》
《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边烽火照甘泉,闻道津桥泣杜鹃。

帝释亦愁龙汉劫,天灾况值鼠妖年。

流离苦语传黄蘖,盗窃迷香幻白莲。

漫写哀辞金鹿痛,人间何事不颠连。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二)》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对社会时局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现状的感慨。

首联“三边烽火照甘泉,闻道津桥泣杜鹃。”以“三边烽火”描绘边疆战乱,战火连天的景象;“甘泉”暗指京城,暗示朝廷受到威胁。“津桥泣杜鹃”则借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象征着百姓的悲痛与哀伤。这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紧张、悲凉的氛围。

颔联“帝释亦愁龙汉劫,天灾况值鼠妖年。”将神话中的帝释天也纳入忧愁之列,说明灾难之深重已超乎常理,即使是神灵也无法幸免。同时,“龙汉劫”和“鼠妖年”分别象征着历史上的重大变故和特定时期,强调了时局的严峻性。

颈联“流离苦语传黄蘖,盗窃迷香幻白莲。”通过“流离苦语”描绘了难民的苦难生活,而“黄蘖”是一种苦味植物,象征着生活的艰辛。接着,“盗窃迷香幻白莲”则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社会道德沦丧,正义被扭曲的现象。这里“白莲”通常被视为纯洁的象征,但在此处却成为虚假与欺骗的代名词。

尾联“漫写哀辞金鹿痛,人间何事不颠连。”以“金鹿痛”比喻哀伤之情如同金鹿般沉重,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感。最后,“人间何事不颠连”则表达了对世间种种不幸与苦难的无奈与感慨,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天灾、社会道德败坏等多重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面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道德、社会秩序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贺新凉.病中坐雨

窗外西风逗。正飕飕、已凉天气,未寒时候。

绵雨连朝声点滴,断续听残檐溜。

试看那、树头阴覆。

难怪春莺红怨老,到秋蝉、绿也同僝僽。

无端恨,向眉斗。年来骨共花争瘦。

再休提、情长情短,愁新愁旧。

慧剑挥除烦恼事,病榻枯禅参透。

把檀屑、炉添金兽。

香茗一瓯书一卷,息尘心、伴我延昏昼。

消闲福,且消受。

(0)

望江南·其四

缠绵雨,秋思上眉梢。

裙系疏罗拖凤尾,书摊生纸涩羊毫。旧稿懒新钞。

(0)

明月生南浦

寒气暗侵毛与骨。昨夜西风,落尽梧桐叶。

料得此时情更切。从容便是重阳节。

围绕庭阶千百折。不恋单衾,苦恨余欢歇。

万里梦回堪怨别。云山处处伤心色。

(0)

玉漏迟·其二为滋和代懿作

和章来不早。又碧池深涨,绿荷开了。

消夏闲吟,正拂浣花笺小。

军将打门传送,刚谱得、红闺新调。

谁唱定风波,墨向盾头磨好。

堪怜十四琼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颠倒。

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烦恼。偶得开颜一笑。

便一斗胸中尘扫。清镜晓。提防玉关人老。

(0)

浣溪沙·其三

同室纷争似战场。不感泪眼阅兴亡。

何如从此遁渔乡。

坐雨披星常落落,烹鲜煨酒自阳阳。

钓竿闲搭在榑桑。

(0)

解连环

春晴骀岩。爱杂花生树,香随路转。

为探幽、未访茆庵,正藜杖泥松,芒鞋尘软。

百级岩根,幸腰足、自来清健。

拜一十六丈,古佛金容,达摩罗汉。愔愔禅房昼掩。

在薜萝深处,有碑漫漶。

取几多、拴帚棕毛,且揩藓披岚,搜寻残篆。

移坐梵楼,面山展宴,尝斋馔。

归也蒲牢乍吼,暮烟撩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