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骀岩。爱杂花生树,香随路转。
为探幽、未访茆庵,正藜杖泥松,芒鞋尘软。
百级岩根,幸腰足、自来清健。
拜一十六丈,古佛金容,达摩罗汉。愔愔禅房昼掩。
在薜萝深处,有碑漫漶。
取几多、拴帚棕毛,且揩藓披岚,搜寻残篆。
移坐梵楼,面山展宴,尝斋馔。
归也蒲牢乍吼,暮烟撩乱。
春晴骀岩。爱杂花生树,香随路转。
为探幽、未访茆庵,正藜杖泥松,芒鞋尘软。
百级岩根,幸腰足、自来清健。
拜一十六丈,古佛金容,达摩罗汉。愔愔禅房昼掩。
在薜萝深处,有碑漫漶。
取几多、拴帚棕毛,且揩藓披岚,搜寻残篆。
移坐梵楼,面山展宴,尝斋馔。
归也蒲牢乍吼,暮烟撩乱。
这首诗名为《解连环》,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张慎仪。诗中描绘了春天晴朗时游历山岩的景象。诗人喜爱山间的野花盛开,香气随风飘散,沿着小路蜿蜒。他独自探寻幽静之地,未至茅庵,却欣赏着沿途的青苔覆盖的石头和柔软的沙土。攀爬百级岩壁,诗人庆幸身体健朗,得以参拜高达十六丈的古佛和达摩罗汉。
禅房深藏于藤蔓之间,显得静谧而古老,碑文模糊不清。诗人拾起棕毛清扫苔藓,寻找残存的碑文,坐在梵楼中面对青山享用斋饭。日暮时分,山中的蒲牢(传说中的兽名)发出吼声,暮霭缭乱,增添了归途的神秘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天生万物,各遂其一。唯人最灵,万物能并。
芝兰芬芳,麒麟凤凰。此类之人,鲜有不臧。
狼毒冶葛,枭鸩蛇蝎。此类之人,鲜有不孽。
臧唯思安,孽唯思残。日夜无息,相代于前。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俱能含养,始知广大。
赏花全易识花难,善识花人独倚栏。
雨露功中观造化,神仙品里定容颜。
寻常止可言时尚,奇绝方名出世间。
赋分也须知不浅,算来消得一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