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月生南浦》
《明月生南浦》全文
清 / 宁调元   形式: 词

寒气暗侵毛与骨。昨夜西风,落尽梧桐叶。

料得此时情更切。从容便是重阳节。

围绕庭阶千百折。不恋单衾,苦恨余欢歇。

万里梦回堪怨别。云山处处伤心色。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明月生南浦》,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宁调元。虽然题目中提到,但并未在诗句中直接出现。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秋夜的寒冷和孤独情绪,通过“寒气暗侵毛与骨”、“落尽梧桐叶”等描绘出深秋景色,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诗人借西风、梧桐叶的凋零,表达对时光流逝和情感消逝的感慨。“料得此时情更切”,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重阳佳节的孤寂。接下来的“围绕庭阶千百折”象征着思绪的纷飞和情感的曲折,“不恋单衾,苦恨余欢歇”则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和如今孤寂的无奈。最后以“万里梦回堪怨别”直抒离愁别绪,以及“云山处处伤心色”渲染出无尽的伤感和相思之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秋夜为背景,抒发离别之苦和深深思念的诗,情感深沉而细腻。

作者介绍

宁调元
朝代:清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
猜你喜欢

简书美董母谢媛之德也谢媛秉德贞文以相君子实生司寇为时名卿纶綍再褒后命未艾史氏欲传其懿以为世训而作此诗十八章

简书煌煌,豸服有宜。于乎不显,式贲其仪。

其仪伊何,赫赫御史。亦既有文,乃亦有子。

天作淑媛,为赠君之俪。维彼淑媛,诞自谢宗。

维此君子,玉帛既同。于归有期,待雁之?。

二姓争其囿,各速于狱。竞陨姻盟,寻于荼毒。

父兮兄兮,畏我宗族。东邻方告割,西邻亦报绝。

惟新是图,匪旧之屑。展如淑媛,独抱姱节。

谓大义既亏,我生何为。绝粒不殊,赴身清池。

觉彼诸母,疾呼救之。闻者缩息,见者怨悔。

怒庶遄沮,詈庶遄已。嗷嗷之徒,尚翕翕訾訾。

此顾彼虑,未敢有行。士女乖暌,谗言其兴。

诳女也谓士不称,诳士也谓女不令。

乃心如一,荷天之定。群祥既集,百两既陈。

恶少流言,扼之梅津。淑媛俟之,三尺其缗。

我命在我,勿问彼辰。君子乘梁,来迎有光。

遂造门基,升堂及房。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敬矣新婚,岂敢燕尔,陈图及史以劝。

谓妇习女红,古训犹理。君子不学,人见薄鄙。

偶鄙而生,实不如死。谓言不信,伊缗是视。

爰始发愤,游心典坟。焚膏继晷,机杼齐勤。

指彼锻者,以勖晨昏。肇学声偶,习其句读。

工苦逾月,英姿骏发。日记千言,有作必杰。

归宁与俱,诸谢吐舌。谓大器晚成,大道乃不器。

惟勤克家,抱艺不试。道岸是登,为儒之轨。

相彼鸣鸟,止于高冈。其雄为凤,其雌为凰。

鹓雏济济,文明之祥。乃有司寇,出佐我皇。

皇念肤功,载锡之命。发其幽光,贲于玄扃。

骈蕃嗣兹,宜无不罄。谁作此诗,曰旧史氏。

凡百家室,鉴其纯懿。佑我邦家,施于尔孙子。

(0)

燕歌行

春风入户燕初飞,柳色方舒花欲辉。

紫陌游人催晓骑,翠楼小妇裁春衣。

夫婿此时轻远别,挥手魂销心百结。

吴刀出匣佩秋霜,宛马连钱嘶汗血。

行行却道赴金河,杖策相看意气多。

三军羽骑欢传箭,六郡良家喜荷戈。

去时娇鸟鸣春早,此日凄风凋塞草。

拟清瀚海博侯封,不怨玉关羁人老。

陇头孤月照连营,想见征夫夜勒兵。

入梦似闻出塞曲,断肠偏送捣衣声。

沙边鸣雁翩翩起,日日思君几千里。

归来应及纪凌烟,丈夫有志报天子。

(0)

十洲草亭十首和玉田韵·其十

我亦樵云旧寄閒,真仙留药驻童颜。

风高翠洞怀偏壮,月上紫姑兴未悭。

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

秋深肯订来游约,千尺翳门还共攀。

(0)

自嘲

翠竹迎风舞,山童见客呼。

如何清夜月,清兴半分无。

(0)

凉风至

何处凉飙发,庭前落木知。

初秋争淅沥,薄暮转凄其。

感旧心千里,迎寒酒一卮。

霜花摇未见,吹帽接疏篱。

(0)

秋夜泛舟石虹湖

幽林月出净风烟,舟汎蒹葭水半川。

清露乍含敧径竹,红衣初落曲池莲。

鱼翻波影浮杯外,雁带秋声起树边。

沉醉扣舷歌白苧,不知今夕是何年。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