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一》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一》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谁将孤掌臂莲条,造物致人匪不尧。

庭裔蛟糜欣佩芷,东山銶斧恶闻鸮。

仲华已识刘文叔,尹氏犹争王子朝。

礼义州前虚一左,未烦宋玉赋魂招。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悼念和对友人生平的追忆。

首句“谁将孤掌臂莲条”,以“孤掌”象征友人的离世,以“莲条”比喻友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世的哀痛之情。接着,“造物致人匪不尧”一句,借古人之言,表达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认为友人如同古代圣贤一样,值得敬仰。

“庭裔蛟糜欣佩芷,东山銶斧恶闻鸮”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描述友人在不同场合的表现,进一步展现其人格魅力。前一句中的“佩芷”象征着友人的高洁品质,后一句中的“恶闻鸮”则暗示了友人对邪恶事物的反感。

“仲华已识刘文叔,尹氏犹争王子朝”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智慧和勇气。这里“刘文叔”和“王子朝”分别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和春秋时期的王子朝,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卓越才能的肯定。

最后,“礼义州前虚一左,未烦宋玉赋魂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其中“礼义州前虚一左”意味着友人离去使得整个社会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未烦宋玉赋魂招”则是借用宋玉为屈原招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屈原一样得到后人的纪念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春词·其十二

睍睆黄鹂出,参差紫燕飞。

君仁罿罻阔,惠及羽毛微。

(0)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

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0)

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

(0)

寄驿梅

春色满梢头,所思尚千里。

京洛贵人多,谁欤堪寄似。

(0)

采芹亭·其十二

野性于人投合少,惟山差与意中宜。

专留一榻为渠下,绝似陈蕃见稚时。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七

极知云月浩无边,所恨舂容欠大篇。

宵立我犹嫌俗士,形臞尔可配儒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