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全文
宋 / 方翥   形式: 古风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

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ūnwǎnjǐngxiāoxiāng
sòng / fāngzhù

yúnhūnànhuángzhǔshāfēnggāorénduàn

biǎnzhōuxiàláiluòháishōudiàotǒng

shōujìnshātóubáiniǎofēijiānjiāxuěmǎnsuō

qiānménwànyōngbèidiàohánrénwèigu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的渔民生活图景,充满了浓厚的情趣和深远的意境。开篇“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霾而又荒凉的江湖世界,其中“黄芦渚”指的是芦苇丛生的水泊,而“沙碛风高”则勾勒出一片沙洲与狂风交织的景象。同时,“人断渡”暗示了渡口因天气恶劣而中断,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

接下来的“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则转换了视角,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渔人的生活细节。“一叶扁舟”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简陋的小船,而“忽下来”则传达出一种突然降临的意外,“落日还收钓筒去”则展现了渔人对天色变化的敏感和他们工作的勤勉。

第三句“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中,“收尽沙头白鸟飞”描绘了一幅渔人收网而白鹤起飞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而“蒹葭暮雪满蓑衣”则是对环境氛围的进一步烘托,其中“蒹葭”指的是水边的芦苇,“暮雪”虽然没有实质性的降落,但已让渔人的蓑衣湿透,增添了一份寒冷与孤独。

最后两句“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则以居住环境和渔人的生活状态作为收场。其中,“千门万户”指的是众多的家庭和房屋,而“拥被卧”则是人们在温暖的被窝中休息的画面,与前文中的荒凉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而“独钓寒波人未归”则突出了渔人的孤独,他们在严寒的夜晚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渔民在恶劣天气中坚守工作、孤独等待的生动画面。

作者介绍

方翥
朝代:宋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次云。方元寀孙。六岁而孤,读书甚勤,过目即能贯通。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调闽清县尉,赴任未逾年即归。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凡三十年。有司奏闻,得旨召对,除秘书省正字。
猜你喜欢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长养恩深动植均,只忧贪吏尚残民。

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

(0)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其二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0)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一

马迹车轮满四方,若为闭著小茅堂。

仙心欲捉左元放,痴疾还同顾长康。

(0)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

稚川真长生,少从郑公游。

孝章偶不死,免为文举忧。

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由来警露鹤,不羡撮蚤鹠。

愿加视后鞭,同驾躅空辀。

宁餐堕齿堇,勿忆齐眉羞。

何时遂纵壑,归路同首丘。

东冈松柏老,西岭橘柚秋。

著意寻弥明,长颈高结喉。

无心逐定远,燕颔飞虎头。

君方卒功名,一泛范蠡舟。

我亦沾霈渥,渐解钟仪囚。

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犹胜嵇叔夜,孤愤甘长幽。

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

此语君勿疑,老彭跨商周。

(0)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八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

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0)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三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云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