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奉寄好义·其二》
《次韵奉寄好义·其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闻说幽居僻,仙鬟翠崦南。

阳坡饶美木,曲涧会澄潭。

问俗何方古,藏名此地堪。

深期带经往,清夜拥炉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情趣,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以及其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首句“闻说幽居僻”,开篇即点出隐士居住之地的偏僻与幽静,暗示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接着,“仙鬟翠崦南”一句,以“仙鬟”比喻隐士,形象地描绘出其高洁脱俗的形象,而“翠崦南”则进一步渲染了周围环境的青翠与秀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阳坡饶美木,曲涧会澄潭”两句,生动描绘了隐士居住地的自然风光。阳坡上生长着茂盛的树木,曲曲折折的山涧汇聚成清澈的水潭,这些景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映射出隐士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问俗何方古,藏名此地堪”两句,表达了对隐士所在之地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其选择在此隐居的赞赏。这里的“问俗”既是对当地风俗的询问,也是对古老文化的探寻,而“藏名此地堪”则表达了对隐士选择此地作为归隐之所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更是一个能够寄托心灵、远离世俗纷扰的理想之地。

最后,“深期带经往,清夜拥炉谭”两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渴望在深邃的夜晚,带着经典书籍前往,与炉火相伴,进行深入的思考与交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宁静中寻求精神满足和心灵净化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的描绘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贺新郎·其一

兰芷湘东国。正愁予、一江红叶,水程孤驿。

欲写潇湘无限意,那得如椽彩笔。

但满眼、西风萧瑟。

我所思兮何处所,在镡津、津上沧湾侧。

谁氏子,阆风客。阆风仙客才无敌。

赋悲秋、抑扬顿挫,流离沈郁。

百赋千诗朝复暮,解道波涛春力。

忆共尔、乘槎吹笛。

八表神游吾梦见,渺洞庭、青草烟波隔。

空怅望,楚天碧。

(0)

梨花

缤纷紫雪浮须细,冷淡清姿夺玉光。

刚笑何郎曾傅粉,绝怜荀令爱薰香。

(0)

华亭百咏·其七十八陆四公庙

晋杰云亡久,嘉名未遽湮。

严祠坐遗像,犹解福吴民。

(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其五西崦

行行西崦西,暝色苍然入。

芸芸各归根,我亦坐内息。

(0)

减字木兰花·其一

今年梅晚。懒趁寿阳钗上燕。月唤霜催。

不肯人间取次开。低鬟掩袂。愁寄玉阑金井外。

粉瘦香寒。独抱深心一点酸。

(0)

好事近·其九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