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至直沽长子正来迎喜而有作时正自家来省先还至德州闻予得请复来迎也》
《舟至直沽长子正来迎喜而有作时正自家来省先还至德州闻予得请复来迎也》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古风

维舟向天津,潮落日已晚。

燎火明渡头,大儿忽在眼。

离合岂偶然,惭愧劳往返。

骨肉保团圆,今幸遂初愿。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

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至天津,恰逢长子前来迎接的情景,充满了喜乐与感慨。首句“维舟向天津,潮落日已晚”描绘了诗人乘船抵达天津的情景,夕阳西下,潮水退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燎火明渡头,大儿忽在眼”一句,通过灯火照亮渡口,长子突然出现在视线中的场景,展现了意外的惊喜和温暖。

“离合岂偶然,惭愧劳往返”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感慨,认为这种相聚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长途跋涉的辛苦才得以实现,因此感到既惭愧又感激。接下来的“骨肉保团圆,今幸遂初愿”则直接抒发了对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庆幸自己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喜极翻成悲,相看泪如霰”描绘了在极度欢喜中反而涌起悲伤的情绪,亲人之间的泪水如细密的雪霰,既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也体现了团聚时刻的感动与深情。最后,“秉烛坐忘眠,却怪寒更短”写出了诗人彻夜未眠,与亲人共度时光的场景,同时感叹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仿佛寒夜的更声也变得短暂,进一步强调了团聚的珍贵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亲人团聚的温馨场景,通过喜乐交织的表达,展现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亲情的温暖与团聚的喜悦。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送三十叔赴任晋陵

春云结暮阴,侍坐捧离襟。

黄绶轻装去,青门芳草深。

十年尘右职,三径寄遐心。

便道停桡处,应过旧竹林。

(0)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其二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

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

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

(0)

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松桧阴深一径微,中峰石室到人稀。

仙官不住青山在,故老相传白日飞。

华表问栽何岁木,片云留著去时衣。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0)

望九疑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

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0)

送辰州郑使君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0)

故陈州刺史赠兵部尚书韦公挽词

奕叶金章贵,连枝鼎位尊。

台庭为凤穴,相府是鸰原。

世阅空悲命,泉幽不返魂。

惟馀汉臣史,继术赞韦门。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