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雁名门雁却无,望中云树半模糊。
谁家染笔工秋画,一幅沧溟烟雨图。
以雁名门雁却无,望中云树半模糊。
谁家染笔工秋画,一幅沧溟烟雨图。
这首诗《雁门烟雨》由清代诗人魏国雄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雁门山在烟雨中的景象。
首句“以雁名门雁却无”,以“雁”字双关,既指雁门山,也暗喻了雁的缺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失落的氛围。接着,“望中云树半模糊”,通过视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烟雨迷蒙的世界,远处的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
“谁家染笔工秋画,一幅沧溟烟雨图。”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诗人仿佛在赞叹某位技艺高超的画家,能够将这如诗如画的雁门山烟雨景色,完美地呈现在纸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沧海烟雨图。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门山烟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