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
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
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
创得景得创,频来辄有诗。
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
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戏题创得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创得斋”这一居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斋中环境的淳朴与新奇,以及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宁静。
首句“创得景得创”,以“创”字开头,既点明了斋名的由来,也暗示了斋中景致的独特与创新。接下来的“频来辄有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频繁访问和由此激发的创作灵感。这两句不仅揭示了斋的特色,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民焉寄淳朴,吾尚爱新奇。”这两句对比了民间的淳朴与斋中可能的新奇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尊重。他既珍视传统的淳朴,又对新奇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
“风岭松落子,霜坳鹿引儿。”这两句描绘了斋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与和谐。风吹过山岭,松树落下果实;霜覆盖的山谷中,鹿带着幼崽漫步。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自然尘俗远,心与许巢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净化,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如同归巢的鸟儿找到了安逸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创得斋”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情趣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爱好文学与艺术的帝王的独特风采。
高楼临广路,朝日丽绮疏。
美人盛容饰,凝涕倚踟蹰。
踟蹰长太息,愁思郁烦纡。
愁思知何为,自言惜离居。
将期岁暮返,忽历三载馀。
昔如春园花,今若秋水蕖。
盛年讵可再,独宿谁与娱。
思逐北风翔,相从千里馀。
中途傥相失,浩叹何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