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
《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全文
明 / 李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片云远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

吟对梅花看月色,坐题桐叶听秋声。

一尘不及人间迹,万虑都忘物外情。

卖却床头琴与剑,几回相见话生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远离尘嚣之地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首句“片云远隔五羊城”,以片云象征高僧远离尘世,与繁华都市相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白足高僧事事清”点明了高僧的身份和生活状态,白足象征着修行者的朴素与清贫,事事清则体现了其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吟对梅花看月色,坐题桐叶听秋声”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高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梅花与月色、桐叶与秋声,都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元素,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高僧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一尘不及人间迹,万虑都忘物外情”进一步深化了高僧超凡脱俗的形象。一尘不及,意味着高僧不为世间琐事所累;万虑都忘,则表明他已将一切杂念抛诸脑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许多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人所向往的。

最后,“卖却床头琴与剑,几回相见话生平”两句,以高僧放弃物质的象征(琴与剑)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真挚情感。这不仅是对高僧个人生活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震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以九日秦山诗寄海昌女弟仍用前韵

揽胜名山亦偶然,独怜新咏斗云烟。

非关举室携桓景,念尔能贤事鲍宣。

小婢拾钗频缓鞚,野桥顾影笑垂鞭。

回身时整双倭鬌,恐作新妆坠马传。

(0)

瓶中虞美人·其一

瓶花红婀娜,似觉带愁多。

春去关何事,虞兮奈若何。

(0)

秋柳十二韵

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

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

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

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

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

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

五柳门空在,遗书烂漫收。

(0)

援寡阶诗·其二

愁临玉台镜,泪垂金缕裙。

(0)

写心阶诗·其一

命礼遣舟车,伫望谈言志。

若值信来符,共子同琴瑟。

(0)

寒诗·其一

兽炭陵晨送,鱼灯彻宵燃。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