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柳十二韵》
《秋柳十二韵》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

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

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

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

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

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

五柳门空在,遗书烂漫收。

(0)
鉴赏

这首《秋柳十二韵》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秋柳为题,描绘了秋日之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

诗中开篇“东山娱柱史,群从竹林游”,以东山和竹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接着“老去攀条惜,情多咏物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咏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何堪如此树,无乃不宜秋”,诗人对眼前的秋柳产生了疑问,似乎在思考这是否真的适合秋天,引出了对季节变换的思考。接下来“露冷三更笛,天涯独客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夜晚景象,笛声与孤独的船只映衬着夜色,增添了诗的意境。

“那能怨摇落,重复见风流”,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凋零,并不抱怨,反而在其中发现了另一种美——风流。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世态犹青眼,骚人已白头”,通过对比世态炎凉与个人的老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接下来“感时丝触绪,萦影月当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思绪与月光下的柳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意境。

“前正诗篇逸,奇姿草圣遒”,诗人提到自己过去的诗作,赞美其风格的飘逸和书法的遒劲,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绮言高落落,波磔偃飕飕”,这两句继续描述诗人的语言风格和书法特点,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其艺术成就。

最后,“馀荫谁相继,清阴遂莫留”,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徘徊故园废,惆怅昔贤休”,诗人站在废弃的故园前,心中充满了对往昔贤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送善孝师还栖贤

昔岁还山已过期,此行正值早秋时。

随身惟有一寒衲,清咏无如此别诗。

枫叶乍红湖月待,梅花才放岳猿知。

他年若拟诛茆处,金井泉头慰所思。

(0)

绕丹霞山

相随复自丹霞下,遍绕群峦入细看。

绝壁过烟依石断,洄溪透草积云寒。

傍岩蒸黍呼樵客,倚树烹泉避急湍。

风景不当归自得,晚江流照一峰乾。

(0)

紫玉台

紫玉台高霜叶哀,何人凭望独徘徊。

云山累累看今古,鸿雁年年自去来。

江水远连烟树没,梅花空傍石床开。

高吟更有閒情在,遮莫寒钟向暮催。

(0)

立秋前二日喜扫公偕半千铁夫二公过访

旅况萧条对野蒿,方袍箨弁喜相遭。

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

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

从来海内知名士,一见閒僧赋兴豪。

(0)

荔枝诗十首·其二

如何盛夏忽严霜,岂有红霞护雪香。

可是世间频苦热,不妨随处现清凉。

青袍白马晨光薄,水树云林午梦长。

拾得悬冰方染齿,不知烦暑几时忘。

(0)

谒虞山祠

漓江秋谒上皇祠,今古平观世未移。

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

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

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