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石鼓,鸣则有兵。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燕山石鼓与战争之间的微妙联系,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
“燕山石鼓,鸣则有兵。” 开篇即点明主题,燕山石鼓作为历史的见证,每当它发出声响时,预示着战争的来临。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事件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战争的恐惧与警惕。石鼓的鸣响,仿佛是天地间某种隐秘信号的释放,提醒人们战争的阴影正悄然逼近。
整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寓意,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通过燕山石鼓这一独特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战争与和平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郑居贞自闽归歙往迎母因赋此饯别
书巢先生豪杰士,出自康成通德里。
平生显宦倾时流,声名勃勃秋涛起。
吁嗟时异事亦殊,而今老去将何如。
旧境萧条鞠荒草,梦魂常恋长林居。
季子归来问松菊,有意诛求结茅屋。
白云在望碧山高,愿学耕田在空谷。
当年小隐留武夷,读书奉母情愉怡。
文章久诧韩侍御,赠言贵比珊瑚枝。
斓斑綵衣耀晴日,皎皎照人冰雪质。
潘舆远导千里途,陟屺何须惮行役。
愿言早见登归程,故园景物关幽情。
竹林有约久相待,煮茶空听松风声。
陈上舍所藏蔡主事墨竹
粉署政闲聊自怡,运毫濡墨写竹枝。
宋时二子谁最好,今日诸公君独奇。
露梢风叶新图里,丛色翛翛紫鸾尾。
郎官醉笔扫将成,上舍高情得之喜。
明窗净几绝纤埃,袅袅长竿若可裁。
白昼闲将堂上挂,丹山定有凤飞来。
木兰花慢.题亳州武津关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
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