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危峰佳气连,共来山阁羽觞传。
兴高自不妨秋雨,目极何当散暝烟。
问法少林轻外物,探奇嵩岳到中天。
二君并着王乔舄,才思非凡骨已仙。
六十危峰佳气连,共来山阁羽觞传。
兴高自不妨秋雨,目极何当散暝烟。
问法少林轻外物,探奇嵩岳到中天。
二君并着王乔舄,才思非凡骨已仙。
这首诗描绘了在嵩岳天中阁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以及面对秋雨和暮霭时的豁达心境。诗人谢榛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在山阁间饮酒赋诗的雅趣,同时融入了对佛法的探讨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中“六十危峰佳气连”开篇即以巍峨的山峰和环绕的祥瑞之气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兴高自不妨秋雨,目极何当散暝烟”两句,表达了即使在秋雨中也能保持高雅兴致,期待着暮霭消散后的美景,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胸襟。“问法少林轻外物,探奇嵩岳到中天”则展示了对佛法的探索与对自然奇观的向往,表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二君并着王乔舄,才思非凡骨已仙”最后以两位友人的才华横溢,暗示了他们超越凡俗的精神境界,仿佛已接近仙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
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
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
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
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
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
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
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