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隐云将隔,名高客已知。
半岩施匠石,一室见操为。
钟鼎功方著,山林兴未迟。
兰台风致在,更喜读新诗。
堂隐云将隔,名高客已知。
半岩施匠石,一室见操为。
钟鼎功方著,山林兴未迟。
兰台风致在,更喜读新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钱处和野堂(其二)》。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堂隐云将隔"暗示了野堂位置之高,仿佛与云端相接,环境清幽;"名高客已知"则表达了主人的名声远播,引来知交好友。"半岩施匠石"描绘了野堂建筑巧妙地融入山岩之中,显示出匠人的巧思;"一室见操为"则赞美了主人的品德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朴来体现其高尚情操。
"钟鼎功方著"暗指主人虽身处山林,但其成就如同古代贵族的钟鼎铭文般显赫;"山林兴未迟"表达了对主人悠然自得、享受山林生活的赞赏。"兰台风致在"借用兰花的高洁气质,比喻主人的风度和品格;最后,"更喜读新诗"则传达出诗人对主人喜好文学,不断创作新诗的喜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野堂环境和主人品性的描绘,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风采的钦佩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
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
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庭院无人燕交舞,手订别风證淮雨。
渊渊如闻金石语,皋比兀坐形容古。
君是羲皇以上人,胸中碑板蕴古春。
侍儿亦作古妆束,翩翩玉立何长身?
练浦秋风始君遇,一春屡诵惊人句。
手书直迫瘗鹤铭,上皇山樵饶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