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高东插天,鉴湖光彩西相连。
三年到郡春风蔼,万里归舟秋水便。
大道本来随处见,馀师犹自接家传。
相期欲到忘言地,洗耳长江直弃筌。
白鹤峰高东插天,鉴湖光彩西相连。
三年到郡春风蔼,万里归舟秋水便。
大道本来随处见,馀师犹自接家传。
相期欲到忘言地,洗耳长江直弃筌。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白鹤峰高东插天”以雄伟的山峰起笔,营造出壮丽的背景,随后“鉴湖光彩西相连”则将视线转向广阔的湖面,两处景致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美丽画卷。
接着,“三年到郡春风蔼”一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春风的和煦,表达了友人在惠州任职期间的美好时光。而“万里归舟秋水便”则描绘了友人乘舟归乡时的景象,秋水的宁静与归途的安详形成对比,增添了离别的感伤氛围。
“大道本来随处见,馀师犹自接家传”两句,既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是对传统与传承的重视。在诗人看来,真理和智慧无处不在,而“接家传”则强调了家族文化和知识的延续。
最后,“相期欲到忘言地,洗耳长江直弃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超越言语的束缚,达到心灵相通的至高境界。长江之水象征着洗涤心灵的力量,而“弃筌”则是指摆脱外在形式的束缚,追求内在精神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