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
依时焚爇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
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
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几畔常能侍。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
依时焚爇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
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
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几畔常能侍。
这首元代王哲的《踏莎行·咏烧香》是一首描绘烧香修行的禅意之作。诗人以香炉和香子为象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香烟上升的动态过程。"身是香炉,心同香子",将人与香物融为一体,体现了内心的纯净与虔诚。"依时焚爇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表达了按照时节点燃香火,香烟缭绕上升,寓意着吉祥之气随烟而至。
"上彻云霄,高分真异",进一步描绘了香烟直冲天际的景象,象征着精神追求的高洁与超脱。"成雯作盖包玄旨",以云霞般的香烟比喻深奥的佛法,暗示了修行者在烧香中领悟到的智慧。"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几畔常能侍",则写出了修行者在静谧的佛寺中获得心灵的自由,以及对神明的亲近和侍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烧香修行的意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