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词·其三》
《杂词·其三》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里晴空月满天,高楼何处见秋烟。

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

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夜景画卷。首句“万里晴空月满天”,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展现出一片无垠的蓝天与圆月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接着,“高楼何处见秋烟”一句,将视线引向了远方的高楼,秋烟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感。

“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月光比作琉璃般透明,照亮了黄金般的世界;同时,以罗绮轻飘、白玉仙喻指人间的繁华与仙境般的美好,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则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去约定的怀念以及对当前信息传递方式的思考。凤曲与雁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音乐与信件,象征着沟通与联系的传统方式,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现代通信方式的感慨。

最后,“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两句,将思绪引向了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天台,常被用来象征通往仙境的道路,这里暗示着诗人对于理想世界或美好未来的追求。红桃绿柳,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预示着希望与美好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与现代沟通方式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钓者

烟雨凄凄着一蓑,此乡安得有詹何。

丝纶自系浮沉重,罗网终关得失多。

古石芦中空岁月,扁舟湖里足风波。

夜归沙市村醪白,背卧晴天独放歌。

(0)

苦雨和缓斋

钟鼓声微不报晴,坐知江涨夜还生。

看云都是因风起,占毕应嫌背月行。

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

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

(0)

分得长安此去欲何依七韵送俞子宜·其一

郭门临祖道,晓旭动花光。

似君去时面,眉间佳气黄。

兼程发湘水,计日见江乡。

拜庆高堂上,春风萱草长。

(0)

代和四首·其一

沃沃清髭渐拂颐,霄程宁卜遽衰迟。

闽山风动馀行马,汉署香残自令仪。

作赋有人悲正则,登楼而我怅元规。

平生几点交游泪,洒向新阡愧后期。

(0)

月食用韵答定斋二首·其二

只谓阴精减,宁知阳德孤。

虾蟆饶怪吻,后羿辑威弧。

云隙星芒动,山昏木魅呼。

复时天更好,悬影上流苏。

(0)

清洛营言怀

药裹无神功,客久梦亦恶。

中宵插羽来,倚枕候晨角。

平生猿鹄怀,六月尚清洛。

南山豆花白,报我岁云落。

僮仆忻荷锄,而我躬鞬櫜。

敢言重高勋,聊谢四郊怍。

鸿飞何冥冥,弋者仰寥廓。

环溪一亩宫,归欤勿耽错。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